首页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传承陆派火锅 创新山城步道

发布日期:2018-07-05 浏览量:1618次

 传承陆派火锅  创新山城步道

 
底部为火,上面有锅子,这是对于火锅最为直白的描述。
火锅最开始叫做“古董羹”,绝对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很简单的火锅或者是很繁复的火锅都不外乎一种形式:那就是把食物投入咕嘟咕嘟作响的沸水里,不同的无外乎是食材和汤料的味道,但无论是什么食材,无论是什么汤底,都无一例外地冒着香气和热气,难以抵挡的美味和温暖,于是造就了火锅历史悠久,老少皆宜,经久不衰且历久弥新的饮食神话。
任何食物形式都离不开器具的承载,火锅亦然。
战国时期的火锅以陶罐为主,制作简单粗糙,食材也是如此,那时候的人们对于火锅的利用价值果腹大于解馋,并且火锅在民间的风靡要远远高于出现在贵族的餐桌上。
三国时期,铜制的火锅出现,“铜鼎”即为铜制火锅的前身,食材由单一变得多样,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荤食粉墨登场,火锅开始变得热闹且丰盛。
到了唐代,人们生活富庶,饮食多样,火锅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就像白居易在《问刘十九》里描述的那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时候的火锅已经变得很生动,不再是果腹,不再是解馋,而是冒着热乎乎的生活气息,让人充满了遐想和。
到了清朝,火锅已经在全国各个地方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起来,且各地各有不同,那时候的火锅已经不仅仅是民间的下里巴人,而是成为了著名的“宫廷菜”,那可是正儿八经上了御膳食谱的“野味火锅”,相传乾隆就是火锅的忠实拥趸,还曾创下了历史上规模很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到了近现代,火锅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不止普通百姓家,很多当时的名人墨客对于火锅都是情有独钟的,比如大文人胡适,就经常在自家宴请客人时精心烹制徽州火锅,胡适对于火锅的喜爱在《胡适先生二三事》中都有所体现。
时至今日,火锅的身影更是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只是不同的地方又独具本地的地方特色。当然很令人叫绝难忘的当属重庆路派老火锅。重庆路派火锅兴起于马帮,那是旅途中的人为祛寒除湿解乏提神而无意中“发明”的,用干姜辣子香料牛油熬煮一锅清透红亮的汤头,再把新鲜的牛下水下锅烫熟,这就是麻辣鲜香烫嫩爽的陆派火锅的前身。
今天,没有了马帮,想要吃到昔日经典地道的陆派火锅似乎很困难,其实不尽然,记忆里的老味道山城步道火锅底料可以帮你找到。再好的汤头,在热辣的火锅,在鲜嫩的食材,都需要火锅底料的唤醒,山城步道火锅底料以上乘食材炒制熬住,清真级牛油坐镇补味,二十四味精选香料和中药发挥奇效,比一半火锅底料很醇厚馥郁,比传统陆派火锅更营养健康。